在青年事務委員會和香港全人教育聯盟的贊助及大力支持下,本會與屬會香港科學英才會合辦的「四川科技生態考察團2015」已於8 月1 日至7 日順利完成。是次考察團共有40 名參加者,當中更不乏來自「挑戰盃」香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獲獎同學。團員們都懷著對科學的熱枕,透過到四川實地考察及交流,增進對祖國科技發展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認識。是次考察團得到當地接待機構——西南交通大學的重視,該校的師生代表更全程陪同參加者進行所有考察項目,實在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讓中港學生密切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生活文化和作學術交流。考察期間,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四川大學水電學院院長——曹叔尤教授,為團員主講以「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與保育工作」為題的專題講座,讓大家在考察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前,對中國的水利發展狀況和相關的生態保育工作有基本的認識。
其後,團員走訪了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目見國寶大熊貓的生活環境和了解該基地的熊貓養殖技術。隨此之外,團員也考察了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內的科學研究員逐一講解了他們的工作內容,並接受各同學的提問,與他們近距離互動。講解過後,團員也有機會在科學研究員的陪同下,近距離觀察檢測儀器的運作。這讓團員深入地認識到國家在環境及生態保育方面的日常工作。團員還有機會了宏偉壯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親臨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這三個重要的工程樞紐,見識到古代人民如何運用科學智慧,充份利用四川地勢,解決水運和灌溉問題,令四川成為天府之國。
在認識中國生態保育及水利發展的現況外,團員還參觀了成都市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透過園區負責人的講解和與園區內的年輕創業團隊交流,了解國家對青年人創業初期的大力支持,包括提供免費技術支援,專家小組定期視察協助及意見反饋等,令他們盡情實踐創業夢。團員還拜訪了不少科技企業,例如是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其內部生產線的運作過程和一些家用電器的組裝步驟。同時,透過主講人介紹,團員還能認識該公司的創新發展藍圖和未來展望,對智能家居概念有一個全新的理解,並感受內地科技企業的蓬勃發展和樂觀前景。
除了認識內地經濟及工業發展、反思科技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育所產生的衝突矛盾,團員亦到訪了512汶川地震震中的映秀鎮考察災後市鎮建設的情況,細看救災及重建工作進度,勿忘天災對人民的傷害。同時,團員也從當地的不幸經歷中明白到,自己能生活在安穩繁榮的香港,是一件多麼值得感恩的事;此外,透過考察桃坪羌寨,團員亦加深了對中國少數民族——羌族的認識,團員切身實地的感受羌族獨特的建築文化和古樸的風土民情,同時更有機會到羌族人的房屋內參觀,加深對當地族民起居生活的認識;而黃龍溪古鎮之行和走訪寬窄巷子則讓團員體驗到四川的古今生活對比,認識到城市化對古成都所造成的影響。
考察團期間,大會特意安排了小組分享會及全體分享會,讓參加者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並且互相交流彼此的看法,共同感悟和體會。團員均表示考察團令他們對中國的科技發展現況有更深的認識,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際的考察交流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同時亦結交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好友,大家互相學習勉勵、共同進步,期盼著成為畢生的摯友。
日 期 : 2015年8月1至7日(7天)
地 點 : 四川省
對 象 : 全日制中五、中六學生及大專生
人 數 : 40人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科學英才會
贊助機構: 民政事務局 青年事務委員會 香港仝人教育聯盟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科部
接待機構: 西南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