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科部的大力支持,並在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贊助下,本會與屬會香港大專學壇於6月18至25日舉辦了為期八天的「清華大學明日領袖國情培訓計劃2014」,帶領90名優秀的香港青年前往北京,參與由清華大學頂尖教授和專家學者主講的國情培訓課程,並結合參觀、考察、拜訪及座談等活動,讓參加者從多角度、多方面了解和感受祖國的發展現況,學習國情知識,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和使命感。
認識國情拓視野 感受華夏發深省
在計劃中,參加者在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國情培訓。透過參與六場涵蓋不同課題的講座,參加者從教授們和專家們精辟獨到的見解中深入而全面地認識了祖國的現況,包括經濟改革與發展、政治體制改革、外交政策、一國兩制與基本法、民族復興與中國共產黨、從中共十八大看香港的發展等等。除了提供國情的基礎知識外,教授們更分享了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際遇,讓參加者更客觀和理性地認識祖國。
此外,為了讓參加者對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培訓計劃提供了不同的參觀、考察和拜訪活動。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盧溝橋,參加者認識了祖國悲痛的抗日歷史,明白要「牢記歷史,放下仇恨」,為國家的發展而繼續努力。在圓明園,參加者目睹了曾經的繁華只剩下一片頹垣敗瓦,體會到了「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真正富強起來,才可以實現民族復興。在國家博物館,參加者認識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和奮鬥,了解了曲折而艱難的民族復興之路,引起了個人對國家發展的反思。參加者還踏足居庸關長城,親身感受華夏文明的輝煌與璀璨;更在天安門廣場近距離觀看升旗儀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再一次回想祖國發展的波折與成就,感悟個人對國家發展應當承擔的責任與使命。
與專家學者對話 多角度了解國情
除了課堂以外,參加者還與中國民主黨派人士進行座談。三位來自不同民主黨派的教授講解了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在中國政治制度中發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並分享了他們如何為國家發展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奮鬥,讓參加者更深入地了解到中國政黨制度的意義及其作用。
在拜訪全國政協時,參加者獲得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馬健副主任和港澳臺僑局王珺副局長接見。馬主任講解了政治協商制度的運作模式及其在國家政治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讓參加者對中國的政治制度有更全面的認識。
此外,參加者還拜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警衛三師,透過觀看解放軍部隊精彩的軍事演習,了解了祖國日益壯大的軍事力量和現代化設備。同時,藉著參觀軍營和在軍營午膳,參加者認識軍人刻苦訓練的生活和他們為國奉獻的精神。
互相交流與探討 鞏固所學啟迪深
培訓計劃的特色環節是小組分享會。透過三次小組分享會和一次全體分享會,參加者可以就不同課題的講座以及參觀拜訪活動的感受及得著互相交流、分享和探討,藉此學會獨立和多角度思考,理性分析,並進行自我反思,讓參加者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
參加者在培訓計劃中除了認識祖國外,還穫得了珍貴的友誼。培訓計劃雖已圓滿結束,但大家深知這只是一個開始。大家將會繼續認識和關心祖國,尋覓個人對國家發展所肩負的使命,為社會進步而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日期: 2014年6月18日至25日(8天)
地點: 北京市
對象: 全日制中六學生及大專生
人數: 90人
課程內容:
1. 民族復興與中國共產黨
主講:清華大學歷史系前系主任 朱育和教授
2. 中國當前經濟形勢與發展前瞻
主講: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 劉美珣教授
3. 從中國角度解讀中共十八大報告與中國未來
主講: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 吳煒副司長
4. 當代中國政策及策略
主講:清華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楚樹龍教授
5. 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與發展前瞻
主講:清華大學人民及社會科學院 林泰教授
6. 香港《基本法》與一國兩制的實踐
主講: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 王振民教授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香港大專學壇
贊助機構: 青年事務委員會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辦教科部
接待機構: 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