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與現代中國
7月5至12日,在民政事務局及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贊助下,本會舉辦的「通識教育大課堂—上海考察團」,帶領了90多位高中生到上海市,透過專題講座、參觀拜訪及實地考察等活動,讓參加者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了解國家在創新科技發展中的機遇和挑戰,認識國家對這一產業的投入及其發展;同時讓參加者親眼見證國家的經濟飛躍,學習祖國的歷史文化、文物保育,深入地了解中國。
參加者透過上海博物館內不同的文物,領略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歷史文明;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明暸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從中窺探過去國家所經歷的苦難;參觀上海規劃館,了解上海的城市沿革,認識「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於1984年如何將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主力城市之一,又如何把它打造成現今的國際大都會;透過上海科技館內的各項展示,了解國家的現代化科技發展、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對人才培養的重視。
從博物館能知曉到國家的歷史,拜訪不同的企業則能體會國家的現況。參加者拜訪了上海WE+眾創空間管理有限公司,並與年輕創業家何善恒總裁交流,傾聽他的創業歷程。在交流中,何先生借自己的座右銘「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鼓勵參加者發掘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不盲目跟隨前人的步伐,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參加者亦參觀了大型實驗室——利程坊,它利用嶄新科技,觀察消費者在購物環境中的互動,零售商亦可測試不同店鋪模式的經營狀況,讓參加者大開眼界。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的文化產權交易所,參加者看到國家在文化產業上的進步,商家在此進行交易受到監管,安全又可靠,有助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加國家的軟實力。
除此之外,參加者還參訪了上海交通大學,感受內地大學生的學習氛圍;與內地學生交流,體味思想上的交流碰撞,反思自己的學習及人生規劃。在考察陸家咀、南京路步行街及上海世博園區時,參加者親眼見證了國家的高速發展,體驗到繁華都市的熱鬧,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的飛躍式發展。遊覽朱家角古鎮讓參加者領略了老上海的風貌,從而認識到文化保育的重要性,提升了對文物古蹟保育的意識。
八天的上海考察,使參加者從古至今全方位了解了國家,感受到國家的歷史文化,同時見證了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和社會變化,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與使命感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