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北京國際民間促進會主辨,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學院及本會協辦的第三屆京港青少年科技創新交流營於7月14至18日圓滿舉行。60位來自香港與北京的青少年在香港進行4天的學習交流活動,香港學生和北京學生無分你我,同吃同住同學習,除了展示其創意發明和研究外,亦混合分組以解決創意難題。
交流營其中一項重點項目為兩地精英成果交流,參加計劃的學生共帶來了34項科創項目。學生們在活動中互相分享其研究的創新點、研究困難等。作品中包括以天然茶菌製作布料的研究、同構樹判斷問題 – 散列函數算法、DNA納米緝兇、阿爾茲海默症治療研究、腦波控制的四驅小車,環保3D打印綫材、客?控制程式館「搭?易」、演藝仿真機械人、陽光小巴站(到站時間資訊系統)、智能保安信箱等,由此可見青少年的科創項目不僅著重創意性,還具有實用性。通過是次交流,青少年進一步擴展自己的眼界。
交流計劃還開展了不同的創新體驗活動。各小組需要分工合作,仔細測試、探索,方能順利完成目標。例如「波子過山車」,小組組員需要思考如何構建過山車的架子結構,讓接下來在過山車軌道運送的波子造出跳躍、360打轉的動作,項目增強了團隊協作解難的能力。又例如構建「運輸無人機」,小組需在指定時限內完成運送乒乓球。各小組還需要創作出微震機械人的「足」部,在賽道上飛馳。
今年的活動加入了文化考察元素,除了參觀本會科學創意中心以認識香港學生的不同發明及研究外,亦考察大澳的香港漁村文化。在科技創新交流的同時,認識更多香港鮮為人知的一面。
希望京港青少年牢記使命,繼承前輩科技工作者繼續追求科學、報效國家,從小立下「敢為天下先」的創新志向,加強學習交流,努力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棟樑之才。希望通過交流營激發及培養兩地青少年的創新思維、實際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讓兩地青少年科技精英通過團結協作完成科技創新項目,進行深度的相互學習及文化交流。同時,也為國家未來科創事業儲備優秀人才。

交流營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擔任主禮嘉賓。

參與交流營的香港及北京學生代表從主禮嘉賓手上接上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