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至19日期間,300位來自香港、澳門及北京三地的青年學生相聚於北京市及河北省承德市,透過一連串極具意義的參觀、考察和交流活動,加深對祖國經濟、文化、歷史等方面的了解,建立深厚的愛國情感。

營中參加者透過考察多個景點,從古到今認識祖國的歷史以及現今的繁榮發展。在歷史方面,參加者到達居庸關長城、圓明園、盧溝橋、天壇及抗日戰爭紀念館,完整地了解了中國至鴉片戰爭至今的民族復興道路。其中在抗日戰爭紀念館,營員一同為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英雄烈士默哀,並立誓要成為一位理性的愛國者,毋忘國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奮鬥!而在居庸關長城,三地青年齊以「歌唱祖國」、「大中國」、「國家」等歌聲祝願祖國未來的繁榮發展。

在現代發展方面,參加者拜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坦克六師,並參觀了軍營中的裝備及設施,了解解放軍現時的現代化建設情況。另外參加者亦參觀了鳥巢及水立方,感受2008年北京奧運的輝煌時刻。營員亦到達了燕京啤酒廠參觀,了解中國現代化企業的營運及生產情況。

另外,大會亦特意為參加者安排了由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朱育和教授主講,主題為「民族復興與中國未來」的國情講座,讓參加者對祖國近代及未來的發展路徑有更深刻的認識,並為整個交流營的行程打下穩固的知識基礎。參加者亦有機會在天安門的旗桿下近距離觀看升國旗儀式,加強個人的國民身份認同。

到達河北省承德市,營員親身踏足了避暑山莊,親身感受古代的官廷生活。另外,營員亦到了有「小布達拉宮」的普陀宗乘之廟及普寧寺考察,了解清代對不同民族及宗教的「懷柔政策」。

七天同食、同住、同學習的經歷,使來自國家不同角落的年青人相識、相知,並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交流營在依依不捨的淚光中結束,但營員都深深熱愛著自己的祖國,都是同根同心的一家人,大家都深信未來會有重聚的一天。

日期 : 2012年7月13日至7月19日(7天)

地點 : 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

對象 : 全日制預科學生及大專生

人數 : 香港120人、北京100人、澳門80人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香港新一代之友

贊助機構: 青年事務委員會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科部、中央

駐澳聯絡辦文教部

接待機構: 北京語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