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青年同聚首 同根同心創未來
在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科部及中央駐澳聯絡辦文教部的支持下,本會與屬會香港新一代之友、北京語言大學及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於7月19至25日共同舉辦了「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2014」,帶領300位青年學生(香港120人、北京100人、澳門80人)踏足祖國首都北京以及直轄市天津,透過一系列的交流、考察、拜訪及專題講座,讓他們認識國家各方面的發展,互相建立深厚的友誼。
在北京的第一天,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趙靈山常務副主任、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辦公室柏貞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王新立處長、北京語言大學王魯新副校長等嘉賓出席了隆重的開營儀式。趙靈山常務副主任將交流營營旗授予營長王魯新副校長後,標誌著七天交流學習之旅正式開始。
認識歷史 感悟中華血脈
我們考察了八達嶺水關長城,感受這雄偉壯闊、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跡,親身體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雄氣概。在長城下,三地青年參與「長城放歌,祝福祖國」的活動,以「相親相愛」、「紅旗飄飄」、「中國人」等歌曲祝願祖國繁榮昌盛,表達了我們對國家的期盼。
在抗日戰爭紀念館,我們向抗戰中為國捐驅的英雄烈士默哀、獻上花圈,並藉館中的介紹認識祖國積弱時期的艱苦歲月;更於盧溝橋上感悟著「七七事變」的血難,提醒大家毋忘國恥,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貢獻,期望國難永不再來。
除了認識國家的歷史外,我們到了朝陽劇場觀看雜技演出,包括雙人技巧、頂碗和車技等多個高難度表演,揉合中國傳統雜技藝術與現代科技,讓大家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及表演者的高超技巧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加深營員對國家發展與未來的了解,大會邀請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吳煒副司長主講以「從新一輪改革開放看國家與港澳的發展」為題的講座,客觀持平地分析回歸後港澳的發展情況及其於國家改革開放中的地位,闡述港澳與國家持續合作的展望與挑戰,讓營員反思祖國與港澳之間的關係,以及青年人於國家發展中的角色。
參觀拜訪 見證祖國富強
在拜訪解放軍部隊-警衛三師時,我們觀看了軍事表演,部隊彈無虛發、配備精良,無一不展示著軍隊的現代化及戰士的頑強戰鬥力。在參觀軍營時,營內物品井井有條,更見這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紀律嚴明,必定能夠堅毅不屈地守護祖國的安定繁榮。
此外,我們一大清早起床,到天安門廣場近距離觀看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隨著國歌奏響,五星紅旗徐徐升起,在北京的晴空中飄揚。短短數分鐘的過程,卻是前人多年來艱苦奮鬥的成果,實在得來不易,不但讓我們感受到國家強盛的重要性,更增加了我們對國家的承擔感。
見證國家近年來科技創新的高速發展是交流營的另一重點。在參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和中華航天博物館期間,我們觀察到資訊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範疇的高新科技發展,並加深對運載火箭、載人航天、人造衛星等航天科技的認識,了解國家對改善人民生活所作的貢獻。
齊聚天津 啟發青年使命
毗鄰北京的直轄市天津是我們考察的另一重點,透過了解當地的發展,思考國家的將來,為我們的青年使命帶來了新啟發。在南市食品街品嚐狗不理包子、大麻花,體驗了「舌尖上的天津」,了解傳統飲食文化如何適應現代化的發展;在五大道租界區及意大利風情街上,觀賞著風格各異的小洋樓,了解國家文化保育的情況;在古文化街,考察經過活化、保存著「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商業步行街;在海河沿岸仰望「天津之眼」,欣賞天津的夜景,探討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我們認識國家前領導人周恩來與其夫人對國家建設的貢獻;在著名學府南開大學,該校學生帶領我們參觀充滿歷史感的校園,領悟被譽為「學府北辰」的學術氣氛,學習前人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精神。
同根同心 貢獻祖國未來
七天同食、同住、同活動的交流,讓我們從陌生到熟悉,從未敢靠近到難捨難離。雖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卻阻不了我們建立彼此間深厚的友誼。在歡迎晚會中,三地營員表演充滿歡樂的歌舞及才藝,大大拉近了三地營員的距離;在中華傳統遊戲趣味運動會中,經歷過多元的遊戲與競賽,大家再無隔閡;在惜別晚會中,三地營員的表演除了歡笑,更多了不捨與難忘,營員唱著「祝福」、「朋友」和「再見」等歌曲都讓我們紅了眼眶。
在交流營中,我們凝聚了同根同心、血脈相連的家人,感受到大家對國家的歸屬感、責任感,集合了三地青年的力量,攜手努力,貢獻祖國的未來!
日期 : 2014年7月19日至25日(7天)
地點 : 北京市、天津市
對象 : 全日制中五、中六學生及大專生
人數 : 香港120人、北京100人、澳門80人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香港新一代之友
贊助機構: 青年事務委員會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絡辦教科部、中央駐澳聯絡辦文教部
接待機構: 北京語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