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我們有多少的了解呢?甚麼是中國的國情呢?兩年加起來,我在清華大學上了八天的課,從過去的中國走到當代的中國,聽著幾位曾經舉著艱苦步伐走過來的教授們,露出欣喜的神色細訴中國的今天,這經過一段漫長的摸索才走出來的今天。有人說:這不就是豐碩的果實嗎?我們終於走過來了。看!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成功取得了二零零八年奧運主辦權,中國的經濟增長率迅速拋離其他國家,中國的西部大開發…這種種不就是證明嗎?

不!你看教授們極力的否認,猶如捧著一個易碎的玻璃。記得退休外交家薛教授為了反對稱中國為「超級大國」,與外國人爭論得臉紅耳赤,顧不了平日的溫文爾雅;林教授那唯恐中途殺出程咬金而緊張兮兮的神情。他說,社會上的任何大動盪、大變革即使要發生,也不要在這個年頭來發生,等以後吧,現在這是太奢侈了。為甚麼呢?因為他們都經歷過,他們知道今天的這條路不是一朝一夕的走過來的。五、六十年代,文革時代,中國曾經跳過、跑過,甚至想搭一道天梯,直上青天,以為烏托邦近在咫尺。結果,都跌下來,一一跌痛了。衹有未經歷過這跌痛的人才會在中國剛懂得了走的時候,慫恿道:哦,走得不是挺穩健的嗎?那不如走快點,不如跑吧!跑呀,看你落後了其他國家那麼多!居心不良的更會說:飛吧,你可以飛的,別膽小了!

而我們,一群一出生便看見中國在走路的年青人,哪看得見這蹣跚的腳步,除了帶著初生嬰兒的怯弱,更顯出剛從天梯上摔下的老態,還有身後背負著的數千年的光輝歲月,幅員遼闊的土地和數以億計的人民。所以,不能再輕率了,一定要步步為營,以大局為重。

這個國情培訓的課程,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中國是如何艱苦的走過來的。而且,教授們都毫不諱言的給我們分析現在中國所面對的種種困難和挑戰,中國面臨日趨惡化的城鄉貧富差距,東西部的發展差距,中共面臨長期執政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衝擊的嚴峻考驗,貪污腐敗的猖獗,未能建全的法治,統獨的拉鋸與中美關係等,甚至是作為對策的「三個代表」,「西部大開發」,加入WTO,國企改革等,亦遇到了不少困難,更衍生了嶄新的挑戰,可見中國的前路有著重重的障礙,是一個接一個的挑戰。

多了一分認識,就多了一份對現狀的珍惜和包容,我在想:那麼,中國將如何走下去呢?我們將中國如何走下去呢?上完課程後,有一句話很喜歡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衹有了解到道路的曲折,才有可能擁有光明的前途。

日期: 2002年12月22日至29日(8天)

地點: 北京市

對象: 全日制預科生及大專生

人數: 30人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辦教科部、國務院

港澳辦交流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

接待機構: 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