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回顧:
由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資優教育組委託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主辦的第20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總評及頒獎典禮分別於4月14及15日假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適逢大賽踏入二十周年,本會有幸邀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中聯辦陳冬副主任親臨主禮。行政長官指大賽為香港師生提供了舞台和成長機會,同時為香港培育及發掘了大批創科人才。行政長官代表特區政府感謝本會為創科發展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並希望本會能繼續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緊密合作,造福社會。

大賽頒獎禮有幸邀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中聯辦陳冬副主任親臨主禮。
第20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吸引全港近400所中小學校及幼稚園參與,收到近4000件作品,競逐「科學幻想畫」、「研究及發明」、「優秀STEM活動」、「優秀STEM教師」、「優秀STEM教具」及「優秀STEM學校」6個項目。評審當日,研究及發明以及教師組別需獨立設展,接受評審團的輪流評核。而科學幻想畫參賽者和優秀STEM學校參賽代表則需要於指定時間面見評判。賽事形式與國際賽事接軌,無論是評審抑或展覽模式均採用國際性科學比賽形式,賽事不但增進評判與參賽者之間的交流,同時亦促進參賽者之間的互動學習。本會秉承這種精神,今年新增設外隊交流項目,邀請了北京、廣州及澳門的優秀隊伍來港,促使了四地學生互相交流合作,為參賽者提供更廣的學習機會。
科創大賽頒獎典禮共頒發了逾200個獎項,以表揚於本屆賽事中表現出色的中小學及幼稚園師生。得獎作品方面,來自英皇書院的周昭宏同學憑「污水鍊金術」獲得評判青睞,囊括能源及環境科學高中組別一等獎、榮獲「少年科學家」稱號,成為本港最優秀的青少年科學家之一!此外,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的陳劭昇、蘇文澤、楊坤寶同學憑「微妙的泥土」榮獲小學論文組別的一等獎,以及小學組「最優秀項目大獎」。他們研究出優質的泥土配方培植農作物,得到評判的高度讚賞。
現時,大賽已經成為本地學生與世界各地的STEM教育及競賽接軌的一個重要平台。各得獎師生將會代表香港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及「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等多個全國及國際性科學競賽,將優秀的科研作品帶到全國及全球進行大型比賽,與來自不同地區的青年人才相互交流,為香港爭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於頒獎典禮前親臨了解大賽優秀作品。

透過與評判的深入問辯,參賽者能更掌握項目之優劣,從而完善作品。

科學幻想畫項目參賽者須面見評判作介紹及問答。

一班勞苦功高之專業評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