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計劃讓香港青年學生前往北京清華大學,接受為期八天的國情培訓。七節中國國情課節中,參加者就好像進入了一條時光隧道一樣,回到過去的中國,追源溯流,去尋找你我身上屬於中華兒女的血脈、中華民族的根。或許這一代的青年人都已經忘記了自己原來的身份,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對祖國既沒有根,也沒有情,就連基本的認知也少之有少,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是香港人,為什麼要愛祖國?中國滿是不好的,親中的人亦是不好的。」。然而,朱育和教授一語道破地說:「你們是中國人,不親中,難道要去親美嗎?」。的確,朱教授的表達方法是很激昂,卻語重心長,要將香港這班「沒根」的年輕人來個當頭棒喝。我膽敢說,每一個參加者聽完這話,上完這課,無不熱血沸騰,無不喚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國心,無不復興了潛藏了五千年的中國魂。
國情培訓課程雖是多方面的,卻又是互相連結的。談談中國的經濟,又會論到中國的改革開放。說起社會主義,又會講及共產黨。討論中國法律的同時,又會涉及貪污問題。雖是分開七個大題目,卻又是同歸於一,那課題就是:中國到底是怎麼樣的。位位清華教授都是見解精闢,學識淵博,對歷史、對時事都有極深入的了解,並且能夠深入淺出地教授這個極艱深的課題。於這課題上,可能每一個人上課時都有不同的得著,有的可能吸收得多一些,有的可能吸收得少一些,然而在分享會中,各人互相分享、討論時,便可取長補短,集各家大成於一身,不但做到互動式的學習,而且更帶動了良好的學習氣氛,只要看看每天上課時的發問時間,便可知道這個課程有多成功了。
除了每天早上三個小時的課堂外,我們更有極之與別不同的參觀活動。就好像參觀警衛三師的軍事表演,軍人們整齊一致的步操、槍槍中靶的實彈射擊、拳拳到肉的近打搏擊、震耳欲聾的高射大炮,以及精采萬分的反恐演習,無不令我們嘩聲四起、讚嘆不已。我們又參觀了燕京啤酒廠—全國最大啤酒生產企業、中國航天指揮控制中心—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在“神舟”五號與中國聯繫通信的地方,以及北京巿木樨園體育運動技術學校—中國奧運金牌選手的訓練基地。能夠參觀完善管理的國有企業、艱苦訓練的跳水館,以及代表國家最高航天科技的航天指揮中心,對我們著實有極大的鼓舞作用。除此之外,我們更拜訪了全國政協、全國青聯與及民主黨派人士,我們不但可以近距離去了解不同組織的運作,更可以擴闊我們對不同黨派的認識,機會十分難能可貴。
寒風刺骨的元旦清晨,天安門響起了雄渾激昂的樂聲,升旗員配合著國歌的旋律,將我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國旗上。在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是我們反思自我身分的時刻,是我們回應祖國的時刻,亦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時刻。雖然這是我們旅程的最後一天,可是,這卻只是重新認識祖國的開始。
日期: 2004年12月25日至2005年1月1日(8天)
地點: 北京市
對象: 全日制預科生及大專生
人數: 150人
課程內容:
1. 鄧小平理論實踐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
主講: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 王至元教授
2. 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前瞻
主講:清華大學經濟研究院教授 劉美珣教授
3. 民族復興與中國共產黨
主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系主任 朱育和教授
4. 中國的政治改革與發展前瞻
主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林泰教授
5. 中國的法律制度及反貪工作
主講:清華大學經管理學院 王承繼教授
6. 基本法與一國兩制的實踐
主講: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王振民教授
7. 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及策略
主講: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 楚樹龍教授
主辦機構: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香港大專學壇
贊助機構: 蔣震工業慈善基金
支持機構: 國家教育部港澳台辦、中央駐港聯辦教科部、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
接待機構: 清華大學